本文章由醫結醫生撰寫,並於2021年6月22日刊登

古人所稱的“浸淫瘡”、“旋耳瘡”等,其症狀均為濕疹表現。濕疹發病人群廣泛,其瘙癢症狀令患者無法忍受。

什麼是濕疹呢?

濕疹是一種過敏性皮膚病,它是一個慢性、搔癢性、炎症性的皮膚病,呈多形性,對稱分佈,明顯瘙癢,表現為紅色丘疹、小水泡、滲液,直到苔癬化、菌裂,且屬於慢性病程,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品質。對於濕疹的治療,不少患者會選擇中醫。中醫治療濕疹,亦講究的辯證論治。

中醫將濕疹分成哪幾類?各有什麼症狀表現?

  1. 濕熱型∶這類型的濕疹表現為發病急、病程短。發病後可伴有身熱心煩、口渴,大便秘結等症狀,同時濕疹皮損表現為潮紅,並有輕度腫脹,可出現粟疹成片或水皰密集現象,如抓托,可出現滲液流津,瘙癢不止,觀其舌部,可發現舌質紅,舌苔白或黃,同時脈弦滑或滑數。
  2. 血風型∶也就是慢性濕疹,這類型的濕疹病程長,皮損可出現粗糙肥厚、角化皸裂,同時皮損表面可有抓痕、血痂,病處皮損顏色暗或呈色素沉著,觀其舌頭可發現舌質淡,舌體胖,舌苔白,同時脈沉細或沉緩。
  3. 脾濕型∶ 這種類型的濕疹病程日長,患者有口渴,大便不幹或溏泄與象,濕疹病變處可出現粗糙肥厚或兼有少量滲液,皮處還會有丘疹、丘皰疹及小水皰,皮膚伴有輕度潮紅、瘙癢,皮損可見抓痕鱗屑,伴有納食不香,身倦等症,觀其舌頭可發現舌質淡、舌體胖或有齒痕,舌苔白或膩,同時有脈沉緩或滑現象。
  4. 陰傷型∶病延日久,長期滲水過多,致傷陰耗血,血燥生風,亦可因長期服用苦塞燥濕或淡滲利濕之品。造成傷陰耗血,皮膚浸潤,乾燥脫屑,搔癢劇烈。主要的辨證指標是舌紅苔剝(傷陰),或舌淡苔光。

針對以上分型中醫又是如何治療的呢?

濕疹雖屬皮膚表病,但來源於內因,中醫著重於內治,其次輔以外治。

  1. 濕熱型:以利濕清熱為主,方用龍膽瀉肝東加減。出現膿疤加銀花、連翹;大便偏於,加大青葉。
  2. 血風型∶以血熱為主,故治以涼血消風為主,除濕清熱為輔,方用皮癬東加減∶ 生地、丹皮、赤芍、黃芩、苦參、地膚子、白蘚皮、丹皮、生甘草。
  3. 脾濕型:此型脾虛濕勝,熱象不顯,治以健脾理濕為主,方以除濕胃苓東加減∶蒼術、陳皮、茯苓、澤瀉、六一散、白蘚皮。胃呆納差,加藿香、佩蘭芳香化濕、腹脹加川樸、大腹皮。
  4. 陰傷型∶中醫用滋陰除濕法治療。藥用∶ 生地、元參、當歸、丹參、茯苓、澤瀉、白蘚皮、蛇床子。對此證型,切忌重用燥濕或利濕之品,以免重傷其陰,症情越來越壞。

不同的類型其症狀表現各不相同,因此濕疹患者在治療時,一定要注意瞭解它的症狀,以便區分出它的類型後對症治療,濕疹容易反復發作,所以就算治好後,也要注意做好預防工作,以減少其復發率。

About the Author

趙英博士

趙英博士是香港註冊中醫師,於香港大學中醫全科以及黑龍江中西醫結合碩士和博士畢業 。1999年至今於自己創辦的三木中醫藥研究中心進行診治,主要結合西醫診斷技術提供全科及專科診治,並以中醫手法治療。多年來擔任香港東區婦女會、慈惠婦女會的醫事顧問。

View All Articles